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双重推动下,建筑幕墙作为现代建筑表皮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已成为建筑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层面,针对建筑幕墙领域的技术研发、专利转化与市场应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涵盖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创新激励及市场引导等多个维度,为专利幕墙技术的突破与产业化提供了全面保障。
从顶层设计来看,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建筑与智能建造协同发展”,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其中专利幕墙技术因兼具节能、环保与智能化特性,被纳入绿色建筑技术创新体系。住建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指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幕墙系统”给予研发与应用支持,要求在政府投资项目和大型公共建筑中优先采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专利技术。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年发布的《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则进一步强调,对建筑领域“高价值专利组合”实施专项培育,2023年我国建筑幕墙领域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2万件,同比增长23.5%,其中专利幕墙相关技术占比超60%,这一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年度统计公报,反映出政策引导下技术创新活力的显著提升。
在资金扶持方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2022-2025年期间持续投入资金支持建筑幕墙关键技术研发。以2023年专项指南为例,“超低能耗建筑表皮技术”项目中明确将“基于热红外反射镀膜技术(能反射红外热量的镀膜技术)的节能幕墙”“光伏一体化幕墙发电系统”列为重点研发方向,单个项目资助额度最高达1500万元。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出台配套政策,如深圳市对建筑领域发明专利转化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2023年深圳某幕墙企业凭借“双层呼吸式幕墙热回收技术”专利转化项目,获得380万元市级专项资金支持,用于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上海市则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幕墙专利技术”给予研发费用30%的后补助,2022年该政策覆盖了23家幕墙企业,带动研发投入超8亿元。
税收优惠政策为专利幕墙技术的持续创新提供了成本优势。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建筑幕墙企业若其核心技术(如节能幕墙、智能幕墙系统)拥有发明专利且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可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普通企业为25%)。国家税务总局2023年数据显示,全国建筑幕墙行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2019年增长47%,其中85%的企业核心技术依赖专利支撑。此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一步降低创新成本,企业开展专利幕墙相关的研发活动(如新型密封技术、抗震连接系统研发),其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制造业标准),非制造业企业按75%加计扣除。某华东地区幕墙龙头企业2023年通过该政策减免税额达2200万元,直接用于“光伏幕墙发电量优化算法”的专利研发。
创新激励机制则从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层面激发企业活力。国家知识产权局实施的“千企百城”专利导航工程中,将“建筑幕墙产业”列为重点导航领域,通过科科豆的专利检索分析工具,为企业提供技术空白点识别、专利风险预警及创新路径规划服务,2023年帮助全国56家幕墙企业完成专利布局优化,新增核心专利328件。针对专利转化,《专利转化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对“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的幕墙技术专利池”给予资金支持,如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与某企业联合组建的“节能幕墙专利池”包含47项发明专利,通过八月瓜的专利交易平台实现许可转化,2023年许可收入达1.2亿元,惠及下游12家中小企业。地方层面,广东省《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条例》规定,对获得中国专利奖的幕墙技术给予50-100万元奖励,2022年深圳某企业的“单元式幕墙快速安装专利”获中国专利银奖,直接获得省级财政80万元奖励及市级配套资金50万元。
市场引导政策则为专利幕墙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搭建桥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将“幕墙传热系数低于1.5 W/(㎡·K)”(即节能效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作为绿色建筑三星级评价的核心指标,推动市场对高节能专利幕墙的需求。2023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新建绿色建筑中采用专利节能幕墙的比例达41%,较2019年提升22个百分点。在政府采购领域,财政部印发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国内已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幕墙技术产品”不得采购进口产品,2023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项目、杭州亚运会主场馆等重大工程均采用国产专利幕墙技术,其中杭州亚运会主场馆的“光伏一体化幕墙系统”实现年发电量超120万度,相关技术拥有23项发明专利。
此外,行业标准与人才培养政策也为专利幕墙技术发展提供支撑。住建部发布的《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GB/T 39526-2020)新增“智能化幕墙系统技术要求”,鼓励企业将专利技术转化为行业标准,2023年全国有18项幕墙专利技术被纳入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人社部与住建部联合开展的“建筑幕墙设计师”新职业培训中,将“专利技术应用能力”列为核心考核指标,2022-2023年累计培训专业人才1.2万人次,推动专利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规范应用。
从技术创新到市场落地,国家政策通过构建“研发有支持、转化有渠道、应用有保障”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持续推动建筑幕墙领域从“跟随创新”向“引领创新”跨越。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兼具节能、智能与美学价值的专利幕墙技术,正借助政策红利加速渗透到城市建设的各个场景,成为现代建筑技术创新的重要标杆。
国家对专利幕墙技术有资金补贴政策吗? 一般来说,国家会有相关资金补贴政策,不同地区和项目情况会有所不同,部分地区会对符合条件的专利幕墙技术研发和应用给予资金支持。 专利幕墙技术在税收方面有优惠政策吗? 有的,符合条件的专利幕墙技术企业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方面可享受一定税收优惠。 申请国家对专利幕墙技术的政策支持有什么条件? 通常需要幕墙技术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获得国家认可的专利,企业具备一定研发和生产能力,且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导向。
误区:认为只要有专利幕墙技术就能无条件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实际上,国家政策支持是有严格审核标准的,企业或项目不仅要有专利,还要在技术创新性、应用前景、企业资质等多方面满足要求才可申请。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下,建筑幕墙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至关重要。国家从多维度出台政策支持专利幕墙发展: 1. 顶层设计:“十四五”规划将专利幕墙技术纳入绿色建筑技术创新体系,住建部等部门支持其研发与应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提升了技术创新活力。 2. 资金扶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投入资金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地方政府出台配套补贴政策,如深圳、上海对相关项目和技术给予资金支持。 3. 税收优惠:符合条件的建筑幕墙企业可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降低创新成本。 4. 创新激励:国家知识产权局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帮助企业优化专利布局;《专利转化专项行动方案》支持专利池建设;地方对获奖专利给予奖励。 5. 市场引导:《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推动市场对高节能专利幕墙的需求,政府采购优先采用国产专利幕墙技术。 6. 其他支撑:住建部鼓励企业将专利技术转化为行业标准,人社部与住建部开展相关职业培训。国家政策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建筑幕墙领域跨越发展,专利幕墙技术将加速渗透城市建设。
国家知识产权局年度统计公报
国家税务总局2023年数据
2023年国家统计局数据
《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