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年统计年报,当年发明专利申请的驳回率约为29.8%——每三件申请中就有一件可能收到审查员的驳回通知。CNXXXXXXXXX作为2022年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因新颖性、创造性及说明书公开不充分等问题被驳回,其审查与答复过程完美折射出专利申请中的常见误区及应对技巧,对普通申请人极具参考价值。
CNXXXXXXXXX的权利要求1记载了“一种智能水杯,包括杯体、杯底温度检测模块及显示模块,温度检测模块采用热敏电阻+单片机组合”。审查员指出,2021年申请的对比文件CN10XXXXXXX(下称“对比文件1”)已公开完全相同的技术方案——同样的杯体结构、同样的温度检测模块组合。因此,CNXXXXXXXXX不满足《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新颖性”要求(即“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无抵触申请”)。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CNXXXXXXXXX的核心技术特征被对比文件1“全覆盖”。根据《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三章2.1的规定,新颖性判断的核心是“同样的发明”——若对比文件与申请文件在技术领域、解决的问题、方案及效果上完全一致,则新颖性不成立。CNXXXXXXXXX的权利要求1未添加任何对比文件1未公开的特征,自然被认定为“缺乏新颖性”。
审查员还质疑CNXXXXXXXXX的权利要求2(“增加蓝牙模块,将温度数据传输至手机”)不具备创造性。理由是:对比文件1已公开智能水杯的温度检测功能,对比文件2(2020年申请的CN20XXXXXXX)已公开蓝牙模块在智能设备中的数据传输应用,两者的组合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常规手段”,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创造性”要求(即“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显著进步”)。
按照《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3.1的“三步法”逻辑,审查员先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对比文件1),再找出区别特征(蓝牙模块),最后判断该特征是否属于“常规技术”。由于对比文件2已公开蓝牙模块的应用,审查员认为“将对比文件1的水杯与对比文件2的蓝牙结合”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创造性不成立。
此外,审查员指出CNXXXXXXXXX的说明书存在“公开不充分”问题。说明书中提到“一种新型电池管理系统,用于控制水杯电池充放电”,但未具体说明控制逻辑(如电压阈值、保护机制)、电路结构或参数设置。根据《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说明书需“清楚、完整,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而CNXXXXXXXXX的描述过于笼统,导致技术人员无法再现该系统,因此不符合要求。
针对新颖性问题,申请人通过科科豆专利数据库深入分析对比文件1,发现其记载的“热敏电阻”是“刚性”的,而CNXXXXXXXXX采用的是“柔性热敏电阻”——这一特征未被对比文件1公开。申请人在答复中强调:“柔性热敏电阻”是CNXXXXXXXXX的核心区别,解决了智能水杯“防摔”的技术问题(刚性热敏电阻易因碰撞损坏),而对比文件1未涉及该问题。
根据《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三章2.2的规定,只要权利要求中存在对比文件未公开的特征,即可认定具备新颖性。申请人通过“挖掘区别特征”,成功反驳了新颖性质疑。
针对创造性问题,申请人需要证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的组合“非显而易见”。首先,申请人明确权利要求2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智能水杯温度数据的远程传输”;其次,分析对比文件1和2的技术方向:对比文件1聚焦“温度检测准确性”,对比文件2聚焦“智能设备数据传输”,两者均未涉及“智能水杯远程监控”的需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会想到将两者结合——因为“解决的问题不同,没有结合的动机”。
此外,申请人通过八月瓜专利分析工具发现,2021年以来“智能水杯远程监控”是审查热点,而“柔性热敏电阻+蓝牙模块”的组合未被现有技术公开。申请人在答复中强调:CNXXXXXXXXX不仅实现了远程监控,还通过柔性热敏电阻提高了水杯的耐用性,具有“显著进步”,因此具备创造性。
针对说明书公开不充分的问题,申请人需要补充“电池管理系统”的具体细节。在答复中,申请人添加了“控制逻辑流程图”,详细说明充放电规则:当电池电压低于3V时,启动过放保护(停止供电);当电压高于4.2V时,启动过充保护(停止充电);当温度超过60℃时,启动过热保护(切断回路)。同时,补充了电路结构示意图(包括电压检测、温度检测、保护电路等模块)。
根据《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2.2的规定,说明书需“详细描述实施例”,使技术人员能够再现方案。申请人通过“补充具体细节”,解决了公开不充分的问题。
CNXXXXXXXXX的答复过程说明,专利驳回不是终点——只要针对审查员的意见“精准调整”,就能提高授权成功率。申请人应利用科科豆、八月瓜等工具检索分析,挖掘区别特征,构建创造性论证的逻辑链,补充说明书的实施细节;同时,理解审查员的逻辑,结合《专利法》《审查指南》的规定,让答复更有针对性。
问:专利被驳回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常见原因包括申请的专利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存在问题,如权利要求书不清楚、不完整等。 问:收到专利驳回通知后多久内答复有效? 答:一般在收到驳回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进行答复,需及时准备相关材料并按要求提交。 问:答复专利驳回的技巧有哪些? 答:要仔细分析驳回理由,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申辩,提供补充证据或修改申请文件,增强专利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很多人认为专利被驳回就完全没希望了,其实并非如此。驳回后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正确方式进行答复,针对驳回理由积极修改和解释,仍有很大机会让专利申请通过。要重视驳回通知,积极应对而不是轻易放弃。
2023年发明专利申请驳回率约29.8%,CNXXXXXXXXX作为2022年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因新颖性、创造性及说明书公开不充分等问题被驳回,其审查与答复过程有参考价值。 被驳回核心原因有三:一是新颖性缺失,权利要求1的核心技术特征被对比文件1“全覆盖”;二是创造性不足,权利要求2的蓝牙模块组合被认为是常规手段;三是说明书公开不充分,电池管理系统描述笼统,技术人员无法再现。 答复思路为:针对新颖性,挖掘出“柔性热敏电阻”这一未公开区别特征;针对创造性,构建“技术问题 - 解决方案”逻辑链,证明组合“非显而易见”且有“显著进步”;针对说明书公开不充分,用“具体实施例”补充细节。 该专利答复过程表明,专利驳回并非终点,申请人利用工具检索分析、针对审查意见精准调整,结合法规规定,能提高授权成功率。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年统计年报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
《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三章2.1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
《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