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查询同族专利,第一步得确认手里的CNXXXXXXXXX专利号没写错——这就像查快递前要核对单号,号错了后面全白搭。国内专利号的格式是固定的:以“CN”开头,后面跟12位数字(或加小数点后1位校验码),比如CN202010567890.1,前四位“2020”是申请年份,第五位“1”代表专利类型(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后面几位是流水号,最后一位校验码用来验证准确性。
怎么确认专利号有效?最权威的方法是用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官网的“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打开CNIPA首页,点击“专利检索”进入系统,输入CNXXXXXXXXX,如果能查到对应的专利名称、申请人、申请日等信息,说明号是对的;如果没结果,可能是专利还没公开(发明专利多需要18个月公开),或者号输错了(比如把“CN”写成“CN.”,或数字漏了一位)。比如有人查CN202330123456.7,结果没找到,后来发现是把“3”(外观设计)写成了“2”(实用新型),改过来就查到了。
确认专利号正确后,接下来要选合适的平台查同族。同族专利是指同一个发明创造在不同国家/地区申请的专利,比如你在中国申请了CN202110876543.2,又在美国申请了US10987654B2,这两个就是同族。不同平台的查询能力不一样,这里推荐三个常用的:
CNIPA的系统是国内专利数据的“源头”,所有国内同族(比如发明和实用新型的分案申请)都能查到。操作方法也简单:在系统里输入CNXXXXXXXXX,找到专利详情页,往下拉就能看到“同族专利”模块,里面会列出所有国内同族,比如CN202121987654.3(实用新型)就是CN202110876543.2(发明)的同族。不过这个系统的国外同族数据不够全,要是想查欧美、日本的同族,得用其他工具。
科科豆是很多专利新手常用的平台,界面像“专利界的百度”,输入CNXXXXXXXXX后,搜索结果页直接有“同族专利”的标签,点进去就能看到国内外所有同族,包括PCT申请(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的国际专利)和国家阶段申请。比如查CN201910456789.0,科科豆会显示它的PCT申请WO2020/012345A1,以及进入美国的US20210056789A1、进入欧洲的EP3890123A1等同族,还能看到每个同族的法律状态(比如是否授权)。
如果是企业做深度调研,比如想知道某个专利的全球布局强度,八月瓜的同族报告更适合。它会把CNXXXXXXXXX的同族按国家/地区分类,统计每个地区的申请数量、授权率,还会分析优先权时间(第一个申请的日期)、权利要求覆盖范围(比如哪些同族的保护范围更大)。比如某企业查CN202210345678.9的同族,八月瓜报告显示它有12个同族,覆盖欧美亚10个国家,其中7个已经授权,说明这个技术的全球保护很完善,企业要是想引进,得重点谈这些授权地区的许可。
找到同族后,不是光看数量就行,得会解读里面的关键信息,不然等于白查。这里说三个最有用的点:
每个同族都有一个“优先权日”,就是第一个申请专利的日期,比如CN202010567890.1的优先权日是2020年6月1日,那么它的所有同族(比如US10987654B2)都以这个日期作为新颖性的判断基准——如果有人在2020年6月1日前公开了同样的技术,这个专利就会被无效。优先权日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专利的“有效期”(比如发明专利益权期从优先权日起算20年),也能看出申请人的“布局速度”(比如优先权日之后6个月内就申请了国外同族,说明申请人很重视全球市场)。
同族的法律状态直接关系到你能不能用这个技术,比如CN201821567890.3的同族US10987654B2显示“授权”,说明美国的这个专利还在保护期内,你要是卖产品到美国,就得获得申请人的许可;如果显示“失效”(比如没交年费),那你就可以免费用了。怎么看法律状态?科科豆、八月瓜的平台都会标得很清楚,比如“授权”“在审”“失效”“撤回”,要是不确定,还能去对应国家的专利局官网查(比如美国专利局USPTO查US专利的状态)。
同族的地域覆盖能看出申请人的市场策略,比如CN202310123456.7的同族有中国、印度、巴西、越南,说明申请人想抢占新兴市场;如果同族有美国、欧洲、日本,说明申请人瞄准了高端市场。对于企业来说,这能帮你判断“竞争对手的重点市场在哪里”——比如竞争对手的专利同族主要在东南亚,你就可以避开这些市场,或者提前布局自己的专利。
查同族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要用到实际决策里,这里举三个常见的场景:
比如你要做一款“智能水杯”,设计了一个“自动测温”的功能,这时候就得查相关专利的同族。假设你查到CN202110789012.3的同族有US20220098765A1(美国授权),而你的产品刚好要卖去美国,那你就得检查自己的设计是不是落在这个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如果是的话,要么修改设计,要么找申请人买许可,不然会被起诉侵权。去年有个深圳的小工厂就是因为没查同族,卖了一批带“自动测温”功能的水杯到美国,结果被专利持有人告了,赔了20万美金,教训很深刻。
如果一个专利的同族很多,说明这个技术很有价值,比如CN202010567890.1有15个同族,覆盖了10个国家,说明申请人认为这个技术能在全球卖得好;如果同族很少,比如只有1个,可能说明这个技术的市场潜力不大,或者申请人没能力布局全球。比如某高校的“新型太阳能电池”专利,只有CN202210456789.0一个同族,说明这个技术还在实验室阶段,没商业化的打算,企业要是想投资,就得谨慎。
同族数量也是评估企业技术实力的指标之一,比如某公司的专利CN202110876543.2有20个同族,覆盖了欧美亚主要市场,说明这家公司有很强的全球布局能力,技术实力过硬,值得合作;如果另一家公司的专利只有3个同族,说明它的技术影响力有限,合作的时候就得考虑风险。比如某大企业想找供应商合作“5G基站天线”技术,就是通过查同族数量,选中了一家有18个同族的中小企业,后来合作得很成功。
最后说几个查同族时容易忽略的点,帮你少走弯路:
- 区分“完全同族”和“部分同族”:完全同族是指所有权利要求都一样的同族,比如CN202010567890.1和US10987654B2的权利要求完全相同;部分同族是指部分权利要求相同的同族,比如CN202010567890.1和EP3890123A1的权利要求有一部分不同。完全同族的保护范围更一致,部分同族可能有不同的保护重点,查的时候要注意。
- 不要漏掉“分案申请”:分案申请是指从原专利申请中拆分出来的新申请,比如CN202110876543.2(发明)拆分出CN202121987654.3(实用新型),这两个都是同族,查的时候要一起查,不然会漏掉重要信息。
- 用WIPO查国外同族:如果想查CNXXXXXXXXX的国外同族,除了科科豆、八月瓜,还可以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PATENTSCOPE数据库,输入专利号就能找到对应的PCT申请,然后看进入了哪些国家的国家阶段,数据更全。比如查CN201910456789.0的PCT申请WO2020/012345A1,就能看到它进入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
查同族专利其实没那么难,只要搞对专利号、选对工具、会看信息,就能帮你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避免侵权、找到合作机会、判断技术价值。下次再遇到CNXXXXXXXXX这样的专利号,不妨按照上面的步骤查一查,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很多人认为只要在一个数据库查到没有该专利号的同族专利,就代表不存在同族专利。实际上不同数据库收录情况有差异,应多使用几个数据库进行查询,避免因单一数据库收录不全而得出错误结论。
本文提供了专利号 CNXXXXXXXXX 同族专利查询的全步骤实用指南。首先要确认专利号的正确性,国内专利号以“CN”开头,后接 12 位数字或加 1 位校验码,可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系统验证。 接着推荐了三个查询平台:国家知识产权局系统能查国内同族,但国外数据不全;科科豆适合新手,可一键查询国内外同族;八月瓜适合企业深度调研,会生成同族专利报告。 找到同族后,要关注关键信息,包括优先权决定专利有效期和布局速度,法律状态关系技术使用权限,地域覆盖体现市场策略。 同族专利可应用于避免侵权、技术调研和合作决策等场景。最后提醒注意区分完全同族和部分同族,别漏掉分案申请,还可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库查国外同族。
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官网的“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使用指南
科科豆专利数据库的用户手册
八月瓜平台同族专利报告分析说明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PATENTSCOPE数据库操作手册
专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