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每一位发明人、企业都渴望通过专利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但不少人在拿到专利授权通知书时,常常误以为“授权”就等于“一劳永逸”,却忽略了专利有权这一更为核心的状态。事实上,专利授权与专利有权如同种子与果实的关系:授权是种子破土而出的信号,而专利有权才是果实成熟、能够采摘的标志,二者在法律意义、维持条件和实际价值上有着本质区别。
专利授权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专利申请进行审查后,认为申请文件符合《专利法》规定(如技术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申请文件格式规范等),从而作出授予专利权决定的行政行为。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3年中国专利统计年报》,2023年我国共授予发明专利68.3万件、实用新型专利208.1万件、外观设计专利72.1万件,这些数据反映的正是专利授权的“量”——即当年通过审查获得法律认可的专利数量。
以某新能源企业的电池储能技术为例,其2021年提交发明专利申请后,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约18个月的形式审查(核对文件完整性、缴费情况等)和实质审查(评估技术是否为现有技术、是否具有创造性),于2023年初收到《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此时该专利即处于“授权”状态。但授权并不意味着专利权人可以立刻主张权利,因为授权后还需完成缴纳年费(首年)、办理登记手续等流程,才能正式获得专利权证书,这一过程通常需要2-3个月。
专利有权则是指专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通过持续履行义务(如缴纳年费)、未出现权利终止情形(如未被宣告无效、未主动放弃),从而实际拥有并能行使专利权的状态。简单来说,授权是“获得资格”,而专利有权是“保持资格”。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有效发明专利量为468.3万件,有效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量分别为1628.4万件、855.4万件,这里的“有效专利”正是专利有权专利的官方表述——这意味着,2023年授予的68.3万件发明专利中,并非全部都能最终成为“有效专利”,部分专利可能因未按时缴纳年费、主动放弃或被宣告无效而失去专利有权状态。
例如,某医疗器械公司2020年获得一项关于“便携式血糖仪”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但2022年因财务疏漏未缴纳第三年年费,且未在6个月的滞纳期内补缴,国家知识产权局随即公告该专利“终止”,此时该专利虽曾被授权,却不再具备专利有权状态,任何人都可自由使用该技术而不构成侵权。反之,若该公司通过八月瓜的专利管理系统设置了年费自动提醒,及时缴纳费用,专利则能持续处于专利有权状态,公司可凭借该专利起诉仿冒厂商,或通过专利许可获得收益。
要维持专利有权状态,专利权人需满足三个关键条件:一是在法定保护期限内,发明专利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而非授权日);二是按时缴纳年费,年费金额随专利年限递增,若未缴,可在滞纳期内补缴并缴纳滞纳金,超期则专利权终止;三是未被宣告无效,任何单位或个人可在专利授权后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专利权无效(如认为专利缺乏创造性),若宣告成立,专利自始无效,自然失去专利有权资格。
某高校实验室2018年申请的“新型环保材料”发明专利,2021年授权,其保护期应至2038年(申请日2018年起算),但因2023年未缴纳第5年年费,2024年已被公告终止,此时即便该专利技术仍具创新性,也无法再主张专利有权。而另一科技企业通过科科豆的专利价值评估工具,定期分析旗下专利有权专利的市场竞争力,对过期1年的低价值专利主动放弃,对核心技术专利则提前预缴3年年费,既节省成本又确保关键专利持续有权。
对于创新者而言,实时掌握专利是否处于专利有权状态至关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的“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输入专利号后查看“法律状态”:若显示“专利权维持”,则为专利有权;若显示“终止”“失效”“无效”等,则无权。此外,企业可借助八月瓜的专利监控服务,设置专利状态变更提醒(如年费到期、他人提出无效宣告等),或通过科科豆的企业专利管理平台,批量管理旗下专利的缴费、许可、维权等事务,确保专利有权状态不中断。
例如,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科科豆平台上传了300余件专利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专利有权清单”,标记出2件即将到期的年费、1件被他人提出无效宣告的专利,企业据此及时处理,避免了因疏忽导致的权利丧失。这种主动管理不仅能保障专利的法律有效性,还能让专利有权专利成为企业融资、合作的“硬资产”——据新华网报道,2023年我国专利质押融资额达4868亿元,这些融资项目的核心抵押物均为处于专利有权状态的高价值专利。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专利授权是对创新成果的初步认可,而专利有权才是将创新价值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无论是个人发明人还是企业,都需从“重授权”转向“重有权”,通过精细化管理确保专利持续有效,让每一项创新成果都能在法律的保护下,真正为创新者带来收益与尊严。
专利有权和专利授权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专利有权是指拥有专利的相关权利,专利授权是指国家专利行政部门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 专利有权和专利授权的获得方式有什么不同? 专利有权可以通过申请获得,也可通过转让、继承等方式获得;专利授权需申请人向专利局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后被授予。 专利有权和专利授权在保护期限上有差异吗? 一般来说,两者的保护期限是一致的,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很多人认为专利授权了就自然拥有了全部的专利权利,实际上专利授权只是获得了法律上的认可,但如果授权后未按规定缴纳年费等,可能会导致专利失效,失去专利有权。
《专利法教程(第八版)》(作者:黄勤南,法律出版社)
推荐理由:系统解读专利授权的法律要件、专利权的取得与维持规则,结合最新《专利法》修订内容,帮助理解“授权”到“有权”的法律逻辑,为权利维持提供法理基础。
《专利维持与运营实务指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 编,知识产权出版社)
推荐理由:聚焦专利年费缴纳、滞纳期管理、无效宣告应对等实务操作,包含大量案例(如因年费疏漏导致权利丧失的教训),直接对应“专利有权”的三大核心条件。
《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实用教程》(作者:陈燕,清华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详解如何通过官方数据库(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查询专利法律状态,教授“专利权维持”“终止”等状态的识别方法,助力快速确认专利有权性。
《高价值专利培育与布局》(作者:尹新天,知识产权出版社)
推荐理由:从技术创新到专利价值转化视角,阐述如何将“授权专利”培育为“有效有权专利”,包含企业核心专利年费预缴、低价值专利放弃等成本优化策略。
《企业专利管理实务:从申请到维权》(作者:王晋刚,电子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针对企业批量专利管理需求,介绍专利管理系统(如科科豆、八月瓜平台)的应用,涵盖年费自动提醒、无效风险监控等功能,保障“专利有权”状态持续。
科技创新中,不少人误将专利授权等同于“一劳永逸”,忽略了更核心的“专利有权”状态。二者有本质区别,授权是种子破土信号,“专利有权”是果实成熟标志。 专利授权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后授予专利权的行政行为,授权后还需完成缴费、登记手续才能获证书。“专利有权”指专利权人在法定期限内履行义务、未出现权利终止情形,实际拥有并行使专利权的状态,授权是“获得资格”,“专利有权”是“保持资格”。 维持“专利有权”需满足三个核心条件:在法定保护期限内;按时缴纳年费;未被宣告无效。 确认“专利有权”状态,可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查看,企业还可借助八月瓜、科科豆等服务和平台进行管理。 在创新驱动发展下,专利授权是初步认可,“专利有权”是转化创新价值的关键,创新者应从“重授权”转向“重有权”,精细化管理确保专利持续有效。
《2023年中国专利统计年报》
新华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