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利申请的全流程中,当申请文件通过初步审查并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后,专利审查人员会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等核心内容进行细致检索与分析,判断其是否满足专利法规定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要求。若审查人员在首次审查中发现申请文件存在缺陷,会发出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申请人答复后,若审查人员认为仍有未解决的问题,此时便会进入专利勾二流程。这一环节并非简单的“二次审查”,而是审查人员针对前次答复中的修改内容、意见陈述进行再评估后,对未克服缺陷的进一步明确与指引,是专利授权前的重要关卡。
专利勾二的启动通常基于申请人对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的答复情况。审查人员会重新核查申请人提交的修改文件(如权利要求书的修改、说明书的补充说明)和意见陈述书,重点关注是否有效回应了首次审查指出的问题,比如权利要求的创造性不足、技术方案公开不充分等。例如,某企业申请的“一种高效节能冰箱压缩机”专利,首次答复中仅简单调整了权利要求的表述,但未针对审查员提出的“与现有技术相比缺乏突出实质性特点”这一核心问题提供新的技术证据,此时审查人员便会启动专利勾二流程,发出第二次审查意见通知书。
在专利勾二阶段,审查人员的通知书内容会更具针对性:不仅会再次明确未解决的缺陷类型,还会结合申请人的修改内容,指出新的问题点。比如,若申请人在修改时扩大了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审查员会在通知书中说明该修改超出原申请文件记载范围,不符合专利法相关规定;若创造性问题仍未解决,审查员会补充引用更相关的对比文件,详细对比技术特征差异,论证为何申请方案不具备创造性。这种精准的“问题勾取”机制,正是“勾二”名称的由来——通过清晰标记第二次审查中需重点解决的内容,引导申请人聚焦核心缺陷。
面对专利勾二流程,申请人需从文件修改、证据搜集、意见陈述三个维度系统应对,确保答复内容既符合审查要求,又能充分展现技术方案的创新性。
文件修改是应对专利勾二的基础。申请人需严格按照第二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指引,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进行针对性调整:若问题出在权利要求的创造性,可通过缩小保护范围、增加技术特征(如补充具体的结构参数、工艺步骤)来突出与现有技术的差异;若涉及说明书公开不充分,需补充技术细节,比如某化学合成专利中,若原说明书未明确反应温度的具体范围,可补充“反应温度控制在80-100℃时,产物纯度提升至95%以上”的实验数据,使技术方案更清晰可实施。
证据搜集则是支撑修改合理性的关键。申请人可通过专业专利数据库检索最新技术文献,证明修改后的技术方案具有创新性。例如,在科科豆平台的专利检索系统中,可输入关键词组合(如“冰箱压缩机+变频控制+节能”),筛选近三年的相关专利,对比后发现某对比文件虽涉及变频控制,但未提及“双转子异步平衡结构”这一核心技术特征,便可将该差异作为创造性论证的关键依据;通过八月瓜的专利分析工具,还能查看同类技术的审查历史,了解审查员对类似方案的创造性判断标准,辅助优化意见陈述的逻辑。
意见陈述书的撰写需兼顾法律依据与技术细节。申请人需逐条回应通知书中的问题,避免泛泛而谈:针对创造性缺陷,可采用“技术问题-技术手段-技术效果”的三段式论证,比如“现有技术中的冰箱压缩机因单转子结构存在振动噪音问题(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双转子异步平衡结构(技术手段),使运行噪音降低15分贝以上,同时能耗下降8%(技术效果),该效果在现有技术中未被披露或暗示”;引用专利法条款时,需结合《专利审查指南》中的具体规定,增强答复的权威性。
某新能源企业申请的“一种基于AI算法的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系统”专利,在首次答复后进入专利勾二流程,审查员指出权利要求1中的“AI算法模型”与对比文件1中的神经网络模型实质相同,不具备创造性。企业通过科科豆检索发现,对比文件1的模型仅采用单一的LSTM网络,而本申请采用“LSTM+注意力机制”的混合模型,遂修改权利要求1,增加“通过注意力机制动态调整特征权重”的技术特征;同时在意见陈述书中,引用八月瓜平台的行业报告显示,该混合模型在发电量预测精度上比单一LSTM模型提升20%,且已在实际电站中验证,数据来源于企业的实验报告(附检测机构盖章)。审查员接收答复后,认可了技术特征的创新性,最终该专利成功授权。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3年专利审查业务统计分析报告》,发明专利实质审查中,约38%的案件会进入二次审查阶段(即专利勾二流程),其中62%的案件通过申请人的有效答复最终获得授权。这一数据表明,专利勾二并非“驳回预警”,而是审查员与申请人之间的深度技术沟通,申请人若能精准把握问题核心,通过合理修改与充分举证,仍有较高的授权概率。
在应对过程中,申请人需特别注意答复期限:自收到第二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之日起,需在4个月内提交答复材料(期满前可申请延期2个月),逾期未答复将视为撤回申请。此外,修改文件需严格遵循“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范围”的原则,避免因过度修改导致审查员发出新的缺陷通知,延长审查周期。
因此,申请人在收到第二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后,应尽快联合专利代理人启动应对流程,借助科科豆、八月瓜等平台的检索与分析工具,全面梳理技术差异点,确保答复材料既符合法律要求,又能充分展现技术方案的创新价值,从而在专利勾二环节中占据主动,推动专利申请走向授权。
专利勾二的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勾二流程包含提出申请、形式审查、实质审查、授权等步骤。具体步骤会依据相关法规和实际情况有不同安排。 专利勾二申请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通常需要准备申请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等材料,详细材料要求可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 专利勾二申请大概需要多久? 申请时间不定,可能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受申请类型、审查进度等因素影响。
有人认为专利勾二申请流程简单,自己随便提交材料就能轻松获批。实际上,专利申请涉及复杂的法律和技术问题,需要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流程操作。若材料准备不规范或对相关法规不熟悉,很可能导致申请失败,所以建议在申请时咨询专业的专利代理人员。
本文围绕专利实质审查中的“专利勾二”环节展开介绍: 1. 启动条件:当申请人对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的答复未解决问题时,审查人员会启动“专利勾二”,发出第二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精准指出需解决的内容。 2. 应对方法:申请人需从文件修改、证据搜集、意见陈述三个维度系统应对。文件修改要按通知书指引调整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证据搜集可借助专业数据库检索文献,展示技术方案创新性;意见陈述书撰写要兼顾法律依据与技术细节,逐条回应问题。 3. 实操案例:某新能源企业的“一种基于AI算法的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系统”专利进入“专利勾二”流程后,通过修改权利要求、搜集证据和撰写意见陈述书,最终成功授权。 4. 常见情形与数据参考:约38%的发明专利实质审查案件会进入“专利勾二”流程,其中62%的案件最终获得授权。申请人需注意4个月的答复期限和修改文件的范围原则,可联合专利代理人,借助相关平台工具应对。
《2023年专利审查业务统计分析报告》
八月瓜平台的行业报告
企业的实验报告(附检测机构盖章)
科科豆平台的专利检索系统
八月瓜的专利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