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实践来看,专利的稳定性并非一成不变。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专利无效宣告请求案件受理量同比增长12.3%,其中60%以上的请求来自市场竞争中的企业主体。这些请求中,约35%的专利因权利要求撰写缺陷、现有技术检索不充分等问题被部分无效或全部无效,直接导致相关企业失去技术独占权。例如,某新能源企业曾因核心电池技术专利被竞争对手以“创造性不足”为由请求无效,由于未提前对专利稳定性进行评估,未能在无效程序中有效举证技术创新点,最终专利被宣告全部无效,导致其后续推出的储能产品失去法律保护,市场份额在半年内下滑15%。与之相对的是,另一智能制造企业在产品上市前,通过科科豆平台的专利稳定性筛查服务,发现早期申请的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利存在权利要求范围过宽的问题,及时通过主动修改并提交意见陈述,在后续竞争对手发起的无效请求中,专利核心权利要求得以维持有效,保障了其在长三角地区的市场独占权。
在商业价值层面,重申专利能够显著提升专利的交易和运营潜力。知网学术文献中关于专利价值评估的研究指出,经过稳定性确认的专利在许可、转让或质押融资时,交易价格平均比未经评估的专利高出28%-45%。这是因为稳定的专利意味着更低的法律风险,投资方和合作方更愿意为其支付溢价。2022年,某生物医药企业计划将一项抗肿瘤药物专利许可给跨国药企,在谈判初期,对方以“专利稳定性存疑”为由压价40%。该企业随后委托八月瓜平台进行全面的重申专利服务,通过检索补充现有技术对比文件、分析权利要求创造性,形成详细的稳定性评估报告,并在谈判中展示专利经专业机构确认的法律有效性,最终许可价格不仅未降低,反而因专利保护范围明确、稳定性高,较初始报价提升18%,年许可收入增加超2000万元。
对于企业规避法律风险而言,重申专利的作用更为直接。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被告常以“涉案专利无效”作为抗辩理由,若专利稳定性不足,企业不仅可能输掉官司,还需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后果,甚至面临市场禁入风险。2023年,某消费电子企业在起诉竞争对手专利侵权时,对方随即提起专利无效宣告请求,由于该专利在申请时未充分检索到一篇关键的海外同族专利文献,导致权利要求缺乏新颖性,最终专利被宣告无效,企业不仅诉讼请求被驳回,还因此前的“恶意诉讼”指控,被判赔偿对方合理维权费用80万元。相反,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接到侵权诉讼通知后,通过重申专利流程,发现自身被诉专利的独立权利要求虽被质疑,但从属权利要求经调整后仍具有法律效力,遂主动缩小保护范围并提交专利权评价报告,最终法院认定侵权成立,被告企业被判停止生产并赔偿经济损失500万元。
在市场竞争的技术壁垒构建中,重申专利是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争夺行业话语权的基础。新华网曾报道,我国5G通信领域企业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时,提交的标准必要专利(SEP)需通过严格的稳定性审查,只有经确认具备法律效力和清晰保护范围的专利,才能被纳入标准并获得合理许可费率。某通信设备巨头在2021年参与3GPP标准制定前,对其2000余件相关专利进行系统性重申,通过专业机构检索现有技术、分析权利要求边界,剔除了15%稳定性不足的专利,最终纳入标准的专利族数量较竞争对手多30%,在后续的全球5G专利许可谈判中,获得了更高的费率话语权,仅2023年就通过专利许可实现收入超80亿元。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重申专利更是降低创新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中小企业研发投入有限,专利数量往往不多,若核心专利因稳定性问题失效,对企业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针对中小企业的调研显示,未开展重申专利工作的企业,其专利在生命周期内被无效的概率是开展此项工作企业的3.2倍。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工业传感器研发,其核心产品依赖一项压力传感专利,在企业计划申报科创板上市前,通过科科豆平台的专利风险筛查发现,该专利的权利要求中一个技术特征与公开的行业标准存在重合,可能被认定为“缺乏新颖性”。企业随即启动重申专利流程,通过补充实验数据证明该技术特征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改进,并提交意见陈述,最终专利权利要求经调整后维持有效,不仅顺利通过上市知识产权审查,还因专利稳定性高,获得了政府创新基金的优先支持。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随着技术迭代加速和市场竞争加剧,专利的“质量竞争”已取代“数量竞争”成为主流。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年发布的《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建立专利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其中“专利有效性动态评估”(即重申专利的核心内容)被列为重点任务之一。这意味着,企业仅靠申请专利获得授权已远远不够,必须通过持续的重申专利工作,确保专利在市场竞争中真正成为“创新盾牌”而非“法律隐患”。无论是应对竞争对手的无效挑战、提升专利交易价值,还是规避侵权诉讼风险、参与行业标准制定,重申专利都在通过具体的法律程序和专业服务,将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和商业价值。
企业做重申专利有什么实际作用? 企业做重申专利可以强化专利保护范围,提高专利稳定性,防止他人模仿和侵权,还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企业在什么情况下适合做重申专利? 当企业发现原专利存在保护范围不明确、权利要求有瑕疵等情况,或者市场上出现类似产品可能影响自身专利权益时,适合做重申专利。 做重申专利的流程复杂吗? 做重申专利有一定流程,包括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经过审查等环节,但只要准备充分,按规定操作,也并非特别复杂。
误区:认为企业专利没问题就不用做重申专利。实际上即使现有专利目前看似没问题,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可能会出现新的情况影响专利的有效性和保护力度,适时做重申专利可以进一步巩固专利权益。
专利的稳定性和法律效力对企业创新成果保护至关重要,重申专利是企业确认专利法律效力、优化保护范围的动态管理过程。 从法律实践看,专利稳定性并非一成不变,2023年全国专利无效宣告请求案件受理量同比增长,部分企业因专利问题失去技术独占权,也有企业因提前筛查维持专利有效。 在商业价值上,经稳定性确认的专利交易价格更高,如某生物医药企业通过重申专利提升许可价格。 重申专利可规避法律风险,消费电子企业因专利无效败诉,汽车零部件企业则借此胜诉获赔偿。 在市场竞争中,重申专利是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争夺话语权的基础,如通信设备巨头通过重申专利在5G标准制定中占优势。 对中小企业,重申专利可降低创新成本,某专精特新企业借此维持核心专利有效,通过上市审查。 行业趋势上,专利“质量竞争”成主流,企业需通过重申专利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和商业价值。
国家知识产权局
知网学术文献
新华网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年发布的《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国家知识产权局针对中小企业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