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了解现有专利情况是避免重复研发、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保护产品形状、构造及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专利而言,提前做好检索工作能有效降低申请风险、提升授权概率。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年申请量均保持在百万件以上,其中部分申请因未充分检索现有技术而导致授权失败,因此掌握科学的检索方法对企业和个人创新者都具有实际意义。
开始检索前,首先要清晰定位检索目的。如果是为了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核心是确认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即该形状或构造是否在申请日以前没有被公开过;如果是排查侵权风险,则需要重点关注已授权专利的保护范围是否与自身产品重叠。以一款“可折叠便携式购物袋”为例,若目标是申请专利,需聚焦“折叠结构”“便携设计”等核心技术点;若为侵权排查,则要关注同类购物袋专利中“折叠方式”“承重部件连接结构”等具体保护内容。
梳理技术要点时,建议将产品的结构特征拆解为最小单元。比如上述购物袋,可拆解为“袋体材料”(注意:实用新型不保护材料本身,仅关注材料的形状或构造应用)、“折叠关节结构”“提手与袋体的连接方式”等。同时,记录这些结构的功能效果,例如“通过铰链连接实现折叠后体积缩小50%”,这一步能帮助后续提炼精准的检索关键词。
目前国内提供专利检索服务的平台较多,其中科科豆、八月瓜等平台整合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专利数据,具备数据更新及时、检索功能全面的优势。以科科豆平台为例,其首页设置的“专利检索”入口支持多维度检索,包括关键词检索、申请人检索、申请号检索等,还提供“高级检索”功能,可对专利类型(实用新型、发明、外观设计)、法律状态(授权、公开、失效)、申请日期等进行精准筛选,适合不同检索需求的用户操作。
使用平台时,建议优先选择支持“实用新型专利”单独筛选的功能。例如在八月瓜平台的检索界面,可在“专利类型”选项中勾选“实用新型”,避免混入发明或外观设计专利导致结果冗余。此外,部分平台还提供“语义检索”功能,能识别关键词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减少因表述差异导致的漏检,比如输入“折叠”时,系统会自动关联“折合”“伸缩”等相关词汇。
关键词是检索的核心,能否准确提炼直接影响结果质量。通常需从技术要点中提取核心词,并扩展同义词、上位词和下位词。以上述“可折叠便携式购物袋”为例,核心词包括“购物袋”“折叠”“便携”;同义词可考虑“购物包”“折合”“手提袋”;上位词如“容器”“收纳装置”(扩大检索范围);下位词如“三角折叠购物袋”“弹簧折叠购物袋”(缩小范围)。
组合关键词时,善用逻辑运算符能提高精准度。例如“购物袋 AND 折叠 AND 便携”可检索同时包含这三个特征的专利;若想排除某类结果,可用“NOT”,如“购物袋 AND 折叠 NOT 塑料”(排除塑料材质的相关专利);如需扩大范围,可用“OR”,如“折叠 OR 伸缩”。实际操作中,可先尝试简单关键词组合(如“折叠 购物袋”),根据初步结果调整用词,若结果过多,增加限定词(如“折叠 购物袋 铰链连接”);若结果过少,替换为上位词(如“折叠 容器”)。
除关键词外,利用专利分类号检索能进一步聚焦特定技术领域。实用新型专利主要采用国际专利分类(IPC)体系,每个分类号对应一个技术主题,例如“A45C 手提袋;旅行袋;钱包”即涵盖购物袋相关技术。虽然普通用户对IPC分类号可能不熟悉,但科科豆、八月瓜等平台提供“分类号导航”功能,可通过逐级点击分类目录找到对应领域。比如进入“A45C”后,再选择“A45C 13/00 附件;袋的结构特征”,即可缩小到购物袋结构相关的专利,此时结合关键词“折叠”检索,结果会更精准。
检索后通常会得到数十甚至上百条结果,需逐一筛选分析。重点关注专利的“摘要”“权利要求书”和“法律状态”三部分:摘要能快速了解专利的技术方案;权利要求书是确定保护范围的核心,需看独立权利要求(通常是权利要求1)是否包含与自身技术方案相同的结构特征;法律状态则需确认专利是否有效(未失效)、是否被宣告无效等,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可查询最新法律状态信息。
例如,检索到一篇名为“一种折叠式环保购物袋”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222XXXXXXX,权利要求1记载“包括袋体和提手,袋体两侧设有可折叠的加强筋,通过卡扣实现折叠固定”。若自身产品的折叠结构也是“加强筋+卡扣”,则需进一步判断该专利的申请日是否早于自身研发完成日,以及结构细节是否完全相同,避免构成新颖性冲突。
除专利数据库外,公开文献和行业资讯也能辅助检索。例如在中国知网搜索相关技术领域的论文,可了解行业现有技术水平;新华网等权威平台的科技报道有时会提及最新专利技术,帮助发现未被数据库收录的近期创新。对于复杂技术,还可咨询专业专利代理机构,利用其经验优化检索策略。
在实际操作中,检索往往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需要根据初步结果反复调整关键词、分类号和筛选条件。比如某团队在研发“新型折叠晾衣架”时,首次检索用“晾衣架 折叠”得到200余条结果,通过增加“X型结构”限定词后缩小至30条,再结合分类号“D06F 57/00”(晾衣架)筛选,最终找到5篇高度相关的专利,为后续设计改进提供了明确方向。
通过以上步骤,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系统完成实用新型专利检索,从而在创新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既保护自身权益,也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很多人认为实用新型专利检索只能在特定的大型检索平台进行,其实除了一些主流平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官方网站也提供免费的实用新型专利检索服务,且数据权威可靠。
在技术创新中,实用新型专利检索能避免重复研发、降低申请风险、提升授权概率。 检索前要明确需求,若申请专利关注“新颖性”,排查侵权则关注保护范围;还要梳理技术要点,拆解产品结构特征并记录功能效果。 选择检索平台时,科科豆、八月瓜等整合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功能全面。优先选支持“实用新型专利”单独筛选的平台,部分还有“语义检索”功能。 关键词策略上,从技术要点提取核心词并扩展同义词等,善用逻辑运算符,根据检索结果调整用词。 可借助专利分类号聚焦技术领域,科科豆等平台有“分类号导航”功能。 检索后筛选分析结果,关注“摘要”“权利要求书”和“法律状态”。 此外,结合公开文献、行业资讯及咨询专业机构能提升检索全面性。检索需反复调整条件,非专业人士也能系统完成检索,保护权益、避免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