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生产与工程建设中,螺母作为连接紧固的基础零部件,看似结构简单,却可能涉及复杂的专利技术。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仅2023年我国螺母相关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就超过5万件,其中不乏涉及防松结构、材料配方、生产工艺等创新点的专利。这些专利一旦获得授权,便受到法律严格保护,企业若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他人享有专利权的螺母设计或技术,可能陷入法律纠纷,面临多方面风险。
判断使用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关键在于产品技术特征是否落入涉案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例如,某企业生产的防松螺母若采用了“偏心轮锁紧结构”,而该结构已被他人申请为实用新型专利,且权利要求书中明确记载了“偏心轮与螺栓螺纹配合实现防松”的技术方案,即使企业产品在外观或次要部件上略有差异,只要核心锁紧结构与专利要求一致,仍可能被认定为侵权。2022年某省法院审理的一起螺母专利侵权案中,被告企业因产品采用了与原告专利相同的“双螺母互锁角度设计”,尽管材质不同,法院仍判决其构成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
企业往往存在“螺母结构简单,不可能侵权”的认知误区。事实上,专利保护的并非产品本身,而是其背后的技术方案。例如,针对螺母的防松性能,常见的专利包括摩擦防松、机械防松、永久防松等技术路径,每种路径下又有数十种具体结构设计。通过科科豆平台的专利检索功能可以发现,仅“防松螺母”这一关键词下,就有超过3万件有效专利,涵盖从螺纹改良到涂层材料的各类创新。
一旦被认定为专利侵权,企业需承担的法律责任远不止支付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一条,赔偿数额可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确定,若难以计算,法院可酌情判定3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赔偿。2023年,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因使用侵权螺母导致整车召回,不仅赔偿专利权人200万元,还承担了近千万元的召回成本,直接影响了年度利润。
除民事赔偿外,行政机关可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包括停止生产、销售、使用侵权螺母,甚至销毁库存产品。对于重复侵权或恶意侵权者,法院可判定惩罚性赔偿,赔偿金额最高可达正常数额的五倍。更严重的是,侵权记录可能被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影响企业招投标资质、银行信贷等商业活动。某建筑器材供应商因专利侵权纠纷被列入失信名单后,失去了参与国家重点工程投标的资格,市场份额大幅萎缩。
避免侵权风险的首要步骤是在产品研发或采购前进行全面的专利检索。通过八月瓜等平台的专利数据库,企业可针对螺母的结构、材料、工艺等技术特征,检索相关的有效专利,分析权利要求范围,评估侵权可能性。例如,某机械制造企业在开发新型法兰螺母时,通过检索发现某专利保护的“锯齿形接触端面”技术已过期,遂合法采用该设计,既降低了研发成本,又避免了侵权风险。
若检索发现目标螺母技术已被专利覆盖,企业可通过专利许可、转让或交叉许可等方式获得合法使用权。例如,两家紧固件企业通过交叉许可共享各自的防松螺母专利,既避免了诉讼,又共同扩大了市场份额。对于无法获得许可的情况,企业应及时调整技术方案,绕开专利保护范围,或通过无效宣告程序挑战专利的合法性——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受理专利无效宣告请求4.2万件,其中约30%的专利被全部或部分无效。
此外,建立专利合规管理体系至关重要。企业应在采购合同中明确供应商的专利担保责任,要求其承诺所提供的螺母不侵犯第三方专利,并约定侵权赔偿的分担机制。同时,定期对在售产品进行专利风险排查,特别是当竞争对手发起专利诉讼时,需及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侵权比对分析,制定应对策略。某新能源企业通过建立“专利风险预警系统”,提前发现某款电池固定螺母存在侵权风险,迅速更换替代方案,避免了潜在的市场禁售风险。
在全球化市场中,螺母的专利风险不仅限于国内。企业出口产品时,还需关注目标市场的专利法律环境。例如,欧盟《专利法规》对专利侵权的认定标准与我国存在差异,且赔偿金额普遍较高。某出口企业因未检索欧洲专利数据库,其销往德国的锁紧螺母侵犯当地企业专利,最终被判决赔偿120万欧元,并禁止在欧盟市场销售相关产品。因此,跨境贸易中的专利布局与风险排查,已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环节。
企业对螺母这类基础零部件的专利风险认知,直接关系到生产经营的稳定性。通过系统性的专利检索、合规审查和风险应对,不仅能避免法律纠纷,还能在技术创新中占据主动。随着我国专利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唯有将专利意识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
使用他人螺母专利未获许可会有什么后果? 会面临侵权指控,可能需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如何判断使用的螺母是否侵犯他人专利? 可对比技术特征是否落入他人专利权利要求范围,也可咨询专业专利律师。 使用他人螺母专利被起诉后该怎么办? 应积极应对,收集证据证明自身使用的合法性,或与对方协商和解。
误区:只要没用于商业目的,使用他人螺母专利就不侵权。实际上,无论是否用于商业目的,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专利都可能构成侵权。
国家知识产权局
科科豆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
欧盟《专利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