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作为国内信息技术产业的领军企业,多年来深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领域,在技术创新上持续投入,形成了丰富的专利储备。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近年,浪潮累计申请专利数量已突破数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八成,这些专利不仅覆盖了服务器、云计算操作系统等硬件与基础软件领域,还延伸至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构建起坚实的技术壁垒。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如何让这些创新成果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价值,推动行业共同发展,专利实施许可成为重要路径。
普通许可是目前企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许可方允许被许可方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其专利技术,同时自己仍然保留使用该专利的权利,并且可以将同样的许可授予其他第三方。对于浪潮而言,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那些具有广泛应用价值但并非核心机密的专利技术。例如,在服务器散热设计、基础云计算管理模块等技术领域,浪潮通过普通许可的形式,将相关专利授权给上下游中小企业使用,一方面帮助这些企业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产品性能,另一方面也通过许可费用的收取实现专利的市场化价值。通过科科豆等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发现,浪潮在这类技术上的许可记录较为频繁,涉及合作企业数量众多,形成了良性的技术扩散效应。这种模式下,浪潮既保持了对专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又能借助广泛的许可合作扩大技术影响力,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的技术升级。
与普通许可不同,排他许可在授权范围上更为严格一些,许可方在授予被许可方使用专利的权利后,自己虽然仍可以使用该专利,但不能再将同样的许可授予其他第三方。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那些技术创新性较强、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但又未达到核心战略级别的专利。比如浪潮在某一代人工智能推理服务器的架构优化专利,可能会选择与一家重点合作伙伴签订排他许可协议。双方通过深度合作,被许可方可以独家享有该专利在特定应用场景(如智能安防、自动驾驶训练)的使用权,从而快速形成产品差异化优势;而浪潮则能通过这种紧密绑定,确保专利技术在特定领域的应用质量,并通过长期合作获得稳定的收益分成。这种“一对一”的排他合作,既能保护被许可方的市场利益,也让浪潮在技术推广中保持一定的主导权,避免专利技术被过度分散使用导致的标准不统一问题。
独占许可是所有许可方式中授权程度最高的一种,一旦签订独占许可协议,不仅其他第三方无法获得该专利的使用授权,就连许可方自身也不能再使用该专利技术,被许可方在协议约定范围内拥有完全的独占使用权。这种方式通常用于那些具有颠覆性创新、能直接决定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顶尖专利。例如,浪潮在量子计算相关领域的某项突破性专利,可能会通过独占许可的形式授权给某家专注于量子技术产业化的科技公司。被许可方通过支付高额的许可费用,获得在全球范围内独家开发、生产基于该专利的量子计算芯片或整机产品的权利,而浪潮则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专利价值的最大化变现,同时将研发资源集中到更前沿的技术探索中。不过,独占许可对被许可方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运作能力要求极高,因此浪潮在选择合作对象时会进行严格的评估,确保专利技术能得到最有效的转化和应用,避免因合作方能力不足导致专利价值被闲置。
交叉许可是企业间常见的一种技术共享模式,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互相许可对方使用自己的专利技术,通常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许可费用,或者仅根据专利价值的差异进行少量补偿。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尤其是当不同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或不同技术分支上各有优势时,交叉许可能有效避免专利纠纷,实现技术互补。浪潮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与多家同行企业建立了交叉许可合作关系。比如在云计算操作系统领域,浪潮拥有分布式存储调度的核心专利,而某合作伙伴则在虚拟化安全防护方面有独特技术,双方通过交叉许可,互相使用对方的专利,共同完善云计算平台的功能,提升产品的整体竞争力。这种合作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间的诉讼风险,还能促进技术融合创新,加快行业标准的形成。通过八月瓜等平台的专利分析功能可以看出,浪潮近年来的交叉许可合作呈现增长趋势,涉及的技术领域也从传统的硬件设备扩展到人工智能算法、工业软件等新兴方向。
分许可是在基础许可协议的基础上,被许可方获得许可方的授权后,再将专利技术进一步许可给其他第三方使用的方式。不过,分许可的实现需要以基础许可协议中明确允许为前提,且许可方通常会对分许可的范围、对象和条件进行严格限制。浪潮在一些涉及产业链较长的技术领域会采用分许可模式,例如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中,浪潮作为总集成商,持有城市数据中台构建的核心专利,在与地方政府或大型企业签订基础许可协议后,会允许合作的系统集成商或应用软件开发商在特定项目中使用相关专利技术,以便快速整合各方资源,推进项目落地。这种方式能提高专利技术的应用效率,让更多产业链参与者参与到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但同时也需要浪潮建立完善的分许可管理机制,防止专利技术被滥用或超出授权范围使用。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普及,浪潮在专利实施许可方面也在不断探索更多元化的模式。例如,积极响应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专利开放许可的政策引导,针对部分技术成熟、应用场景明确的专利,通过开放许可平台发布许可信息,简化许可流程、降低许可门槛,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的技术研发。据新华网报道,浪潮已通过开放许可方式向数十家中小企业授权使用其在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领域的相关专利,帮助这些企业快速搭建起符合行业标准的边缘计算节点,加速了工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这种面向产业生态的开放共享模式,不仅体现了浪潮作为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也通过技术普惠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实现了企业发展与行业进步的双赢。
浪潮专利实施许可有哪几种方式? 常见的有独占实施许可、排他实施许可和普通实施许可。独占实施许可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地域内,被许可方独占使用该专利,包括专利权人在内的其他人都不能使用;排他实施许可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地域内,只有专利权人和被许可方可以使用该专利;普通实施许可是指专利权人可以许可多个被许可方在同一时间和地域内使用该专利。 独占实施许可和排他实施许可有什么区别? 独占实施许可中,除了被许可方,包括专利权人自己也不能在约定范围内使用该专利;而排他实施许可中,专利权人自己可以在约定范围内使用该专利,只是不能再许可其他人。 普通实施许可对专利权人有什么好处? 普通实施许可可以让专利权人在同一时间和地域内许可多个被许可方使用专利,这样可以增加专利的使用范围,获取更多的许可费用。
误区:认为专利实施许可一旦签订,被许可方就拥有了该专利的所有权。 科普:专利实施许可只是许可被许可方在一定条件下使用该专利,专利的所有权仍然归专利权人所有。被许可方只有按照许可合同约定的方式、范围和期限使用专利的权利,而没有对专利进行转让、质押等处分的权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
浪潮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
新华网相关报道
科科豆专利信息服务平台记录
八月瓜专利分析平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