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这类企业往往凭借核心技术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而专利作为保护创新成果的核心武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突破40万家,这些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占全国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超过60%,足以说明专利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专利的布局和挖掘是专利管理的起点,也是控制专利质量的关键环节。这并非简单地将研发成果申请专利,而是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市场需求以及技术趋势,进行系统性的规划。企业在启动一个新的研发项目前,应该首先进行全面的专利检索,了解该技术领域现有的专利情况,避免重复研发,同时寻找可以创新的突破口。例如,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一款新的图像识别算法时,可以通过“科科豆”等专业的专利检索分析平台,输入相关的技术关键词,获取该领域内主要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技术热点以及专利空白区域。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企业可以调整研发方向,将创新点聚焦在未被充分保护的技术领域,从而提高专利申请的成功率和后续专利的市场价值在专利挖掘方面,企业应该鼓励研发人员积极参与,将日常研发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都纳入专利挖掘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最终的产品。有时候,一个看似微小的技术改进,只要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也可能成为一件有价值的专利。
获得专利授权后,并不意味着专利管理工作的结束,相反,这只是专利生命周期管理的开始。专利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工作同样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专利能否持续为企业带来价值。首先是专利的权利维护,企业需要按时缴纳专利年费,确保专利权利的有效性。一旦因为疏忽导致专利年费滞纳甚至专利失效,那前期的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成本都将付诸东流。目前,很多企业会借助“八月瓜”等专利管理系统来对专利进行台账管理,系统可以自动提醒专利年费的缴纳时间、专利期限等重要信息,有效避免了人为失误。其次,企业还需要对已授权的专利进行动态管理和价值评估。不是所有的专利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有些专利可能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而有些专利则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资产。通过定期对专利进行价值评估,企业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高价值专利的维护和运用上,对于那些价值较低或已无实际应用价值的专利,可以考虑放弃维护,以降低管理成本。例如,某家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其专利库中可能拥有数百甚至数千件专利,通过价值评估,他们可以筛选出那些与当前主打产品密切相关、能够有效阻止竞争对手进入的核心专利,重点进行维护和监控;而对于一些早期申请、技术已经过时的专利,则可以适时放弃。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专利风险也日益增多,既有可能遭遇他人的专利侵权,也有可能无意中侵犯他人的专利权。因此,专利风险防控是企业控制专利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企业在产品上市前,尤其是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时,进行专利侵权风险排查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通过对产品所涉及的技术方案与相关专利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是否存在侵权的可能性。如果发现存在侵权风险,企业可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如规避设计、寻求专利许可或者无效相关专利等。同时,企业也需要对自身的专利进行监控,防止他人未经许可实施自己的专利技术。通过“科科豆”等平台提供的专利预警服务,企业可以及时发现他人的专利申请是否落入自己的专利保护范围,或者市场上是否出现了侵犯自己专利权的产品或行为。一旦发现侵权行为,企业应果断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以保护创新成果和市场份额。例如,某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如果发现竞争对手生产的汽车在电池管理系统上使用了其已授权的核心专利技术,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专利不仅是企业保护创新的盾牌,更是一种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高新技术企业应积极探索专利的价值转化路径,让“沉睡”的专利“活”起来。专利许可和转让是实现专利价值的常见方式。企业可以将自己拥有的但暂时不用于生产经营的专利,许可给其他有需要的企业使用,收取许可费;对于那些与企业核心业务关联度不高或已不再具有战略意义的专利,也可以通过转让的方式出售给其他企业,实现专利的经济价值。此外,专利质押融资也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的一种专利价值实现方式。高新技术企业通常具有轻资产、高成长的特点,融资难是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而以专利等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困境。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达到4868.8亿元,同比增长25.9%,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专利质押获得了发展所需的资金。除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专利还可以为企业带来其他间接价值,如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招投标中获得优势等。
要实现对专利的有效控制和管理,高新技术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内部的专利管理体系。这首先需要企业管理层提高对专利工作的重视程度,将专利战略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之中。其次,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和发展需求,设立专门的专利管理部门或配备专业的专利管理人员,负责统筹协调企业的专利申请、维护、运营、维权等各项工作。对于研发人员较多的大型企业,可以在各研发团队中培养兼职的专利联络员,形成上下联动的专利管理网络。此外,加强对员工的专利培训也非常重要。通过培训,提高研发人员的专利意识,让他们了解专利申请的流程、要求以及如何在日常研发中发现和保护创新点。同时,也要对市场、销售等部门的员工进行专利知识培训,让他们了解专利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识别和应对市场中的专利风险。建立有效的专利激励机制也是推动企业专利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企业可以将专利的申请、授权、实施以及维权等情况与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奖励等挂钩,充分调动研发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例如,有些企业会对成功申请发明专利的研发团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将专利数量和质量作为晋升的重要参考指标。
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管理有哪些要点? 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管理要点包括专利战略规划、专利申请布局、专利维护管理、专利价值评估等。 如何做好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布局? 要结合企业技术研发方向、市场需求,合理选择专利类型,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上重点布局,同时关注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管理对企业有什么重要性? 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护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增加企业无形资产价值,还能为企业享受相关政策提供保障。
误区:高新技术企业只要有足够数量的专利就行,不用注重专利质量。 科普:专利质量比数量更重要。高质量专利能真正体现企业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更具市场竞争力和法律稳定性。仅仅追求数量,可能获得的是一些价值不高、易被无效的专利,无法有效保护企业利益和推动企业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3). 中国知识产权统计年报.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23).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报告.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23). 专利管理实务指南.
科技日报. (2023). 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战略研究.
经济日报. (2023). 专利质押融资助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