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中,井控技术是保障作业安全的核心环节,其发展离不开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通过国家专利局公开数据可知,近年来我国井控领域专利申请量呈稳步增长趋势,截至2023年底,相关专利累计申请量已突破1.2万件,涵盖设备、方法、系统等多个技术维度。这些专利不仅推动了井控技术的迭代升级,也为行业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防喷设备是井控作业的“第一道防线”,主要用于紧急情况下封闭井口、控制井内压力,相关专利集中在结构优化与性能提升两大方向。例如,闸板防喷器作为常用设备,其核心在于闸板与井口的密封效果,某企业申请的专利通过改进闸板橡胶密封件的截面形状,将密封压力耐受值提升至140MPa以上,同时采用分体式闸板设计,使更换维护时间缩短50%,该技术已在新疆油田高压气井作业中得到应用。环形防喷器则聚焦于胶芯材料与动作机构的创新,有专利提出将纳米陶瓷颗粒掺入传统橡胶胶芯,提高其耐磨性和耐温性,解决了高温深井中胶芯易老化失效的问题。此外,防喷器控制装置的专利也较为活跃,如采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远程操控系统,可实现防喷器开关动作的无级调速,避免传统气动控制存在的动作冲击问题。
井控工艺方法专利侧重于作业流程的优化与特殊场景的应对策略,直接影响井控作业的效率与安全性。在常规钻井井控中,压力平衡方法是研究重点,某专利提出“动态钻井液密度调整法”,通过实时监测井内返出流体的气侵程度,结合地质模型计算所需钻井液密度,再由自动混浆系统完成配比调整,使井内压力波动控制在±0.5MPa范围内,该方法已在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中推广使用。针对欠平衡钻井等特殊工艺,专利技术则聚焦于井口回压控制,例如利用自适应PID算法调节节流阀开度,实现回压的精准控制,解决了传统手动调节响应滞后的问题。此外,在井喷应急处理方面,有专利公开了“多级泄压导流工艺”,通过在井口设置分级泄压阀与导流通道,可根据井喷压力等级自动切换泄压路径,避免单一泄压通道堵塞导致的事故扩大。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智能井控系统专利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这类专利通过整合传感器、数据处理与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井控作业的智能化与无人化。某企业研发的智能井控系统专利,集成了井口压力、流量、温度等12类传感器,数据采样频率达100Hz,通过边缘计算模块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当检测到溢流(井内流体不受控制地涌入井筒)征兆时,可在3秒内自动触发防喷器关闭动作,较传统人工响应速度提升80%。系统还具备远程监控功能,技术人员可通过终端实时查看井控参数并进行远程操作,该系统已在海上钻井平台得到应用。此外,基于数字孪生的井控仿真专利也备受关注,通过构建井眼-地层-设备的数字模型,可模拟不同井控场景下的压力变化规律,为现场作业方案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井控材料是保障井控设备与工艺效果的基础,相关专利主要涉及钻井液添加剂、密封材料与结构材料的性能改进。在钻井液方面,抗盐抗高温钻井液专利通过引入新型聚合物降滤失剂,使钻井液在200℃、矿化度20万mg/L的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流变性,解决了深井钻井中钻井液性能易恶化的问题。密封材料专利则聚焦于延长使用寿命,如某专利开发的金属-橡胶复合密封环,通过在橡胶基体中嵌入金属骨架,提高了密封环的抗压强度,同时采用表面等离子喷涂技术形成耐磨涂层,使密封环更换周期延长至原来的3倍。结构材料方面,高强度合金专利通过调整Cr、Ni等合金元素的配比,研发出屈服强度达800MPa的防喷器壳体材料,满足了超深井对设备结构强度的要求。
早期监测预警是井控作业的关键环节,相关专利致力于提升溢流、井涌等异常情况的识别精度与及时性。声波监测专利通过在钻杆内壁安装声波传感器,分析井内流体流动产生的声波信号特征,当检测到气侵时,声波频率会出现特定频段的异常波动,系统可据此提前5-10分钟发出预警,较传统返出流量监测提前了响应时间。电磁感应监测专利则利用流体电导率差异,在井口设置电磁线圈,当井内混入油气时,电导率变化会引起感应电动势的改变,该技术不受钻井液粘度影响,在高粘度钻井液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监测灵敏度。此外,多参数融合预警专利通过结合压力、流量、扭矩等多维度数据,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警模型,将误报率控制在5%以下,已在多个油气田的丛式井作业中应用。
通过科科豆平台的专利检索分析可知,上述五大类专利中,智能井控系统与监测预警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增长最快,近三年年均增长率分别达25%和22%,反映出行业对智能化、精准化井控技术的迫切需求。八月瓜发布的《2023年井控专利发展报告》也指出,未来井控专利将更加注重多技术融合,如人工智能与传统井控设备的结合、环保型井控材料的研发等,这些方向或将成为行业创新的新增长点。
井控专利主要有哪些分类类型? 井控专利主要分类类型有设备类,如防喷器等;工艺方法类,像压井工艺等;监测与控制类,例如井下压力监测技术等。 不同分类的井控专利有什么特点? 设备类专利侧重于机械结构和性能的创新;工艺方法类专利注重操作流程和技术手段的优化;监测与控制类专利强调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精准性。 如何查找井控专利分类相关信息? 可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专利数据库等渠道查找。
有人认为井控专利只有设备方面的,其实除了设备类,还有工艺方法、监测与控制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分类,各类专利都在井控领域有着重要作用,不能只关注设备类而忽略其他。
井控技术作为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中的关键环节,其专利申请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截至2023年底,相关专利累计申请量已突破1.2万件,涵盖设备、方法、系统等多个技术维度,推动了井控技术的迭代升级,为行业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井控领域专利主要分为防喷设备结构改进、井控工艺方法创新、智能井控系统集成、井控材料性能优化和监测预警技术创新五大类。这些专利在提升井控作业的安全性、效率和智能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能井控系统和监测预警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增长最快,近三年年均增长率分别达25%和22%。这表明行业对智能化、精准化井控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
未来井控专利将更加注重多技术融合,如人工智能与传统井控设备的结合、环保型井控材料的研发等,这些方向或将成为行业创新的新增长点。
国家专利局公开数据
科科豆平台专利检索分析
《2023年井控专利发展报告》八月瓜发布
某企业智能井控系统专利文档
新疆油田高压气井作业技术应用报告